红桃视频免费在线看欧美剧集同步更新中文字幕高清资源阅兵要向世界传递什么信号?
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
回首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浴血奋战,付出3500多万同胞伤亡的巨大代价,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今天,这场胜利日阅兵更不仅仅属于中国,它向世界传递着清晰的信号: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守护和平;缅怀先烈不是驻足感伤,而是激励奋斗;纪念胜利不是沉醉荣耀,而是从历史中汲取正义的力量;珍爱和平更要警惕霸权主义从未消失,唯有坚持多边合作与公平正义才能守护世界安宁。正是这“四大核心”,构成了我们理解这场盛典背后深意的钥匙。
01.
铭记历史:落后必遭欺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80年前,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密相连,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为最终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正是在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并肩抵抗侵略、反对法西斯的壮丽史诗中,正义才最终战胜邪恶。
铭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伤痛,而是要提醒人类:和平来之不易,落后必遭欺凌。二战的惨痛教训一再证明,任何一个民族如果丧失团结和斗志,都会沦为强权和霸权的牺牲品。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百年前的中国。铭记历史,不是沉湎,而是要与世界一道表明:面对依然存在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人类必须携手守护和平,坚定反对任何破坏国际秩序、阻碍公平发展的企图。
02.
缅怀先烈:信念胜过枪炮
没有无数先烈的浴血牺牲,就没有今天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安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各国人民共同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无论是在欧洲战场浴血奋战的盟军士兵,还是在亚洲坚持抗击侵略的平民百姓,无论是被占领区的抵抗组织,还是远赴他乡的华侨志士,在人类共同的危亡时刻,信念让他们汇聚成了战胜法西斯的钢铁洪流。
3月26日在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路,市民从赵登禹将军英雄事迹主题浮雕前走过。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
缅怀先烈,就是要继承这种舍生取义、前赴后继的精神。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胜利,更是信念、团结与正义的胜利。正是这种信念,让他们面对暴行不曾低头,让他们在烈火中毅然决然地抗争到底。
今天,尽管我们远离了世界大战的硝烟,但仍不能忘记这种精神。在动荡的世界局势下,在应对全球挑战的合作中,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中,这种“信念胜过枪炮”的精神依然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03.
珍爱和平:警惕霸权与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重塑了世界格局。然而,战争给全人类留下的惨痛教训不可忘记:数以千万计的生命在战火中陨落,古老的城市化为废墟,人类文明的宝贵成果遭到破坏。
今天,珍爱和平不仅意味着守护现有秩序,也意味着正视历史。近来,美国某些政客的言论令世界舆论哗然,其称“八十年前的8月6日,美国和日本结束了太平洋地区一场毁灭性的战争”,并以所谓“坚韧”“和解”包装美日关系,把有关二战胜利的历史叙事引向“美日共同捍卫和平与繁荣”。日本政府更是通过驻外大使馆等外交渠道,以“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为由劝阻各国参加中国举办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展出的解剖实验场景。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全世界反侵略力量以巨大牺牲换来的。日本法西斯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急先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并在世界上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中国付出了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惨痛代价,对对日本法西斯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美国在二战中同样付出了约40万军人的生命,才换来战火的熄灭。正因如此,任何国家都没有理由在二战历史问题上涂抹取舍,更不能出于政治目的进行歪曲删改。
面对依然存在的局部战争、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以及恐怖主义、种族主义等威胁,世界必须携手守护和平。只有如此,历史悲剧才不会重演,人类才能共享持久安宁与发展。
04.
开创未来:复兴需要世界眼光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不仅是回顾历史,更是展望未来。
未来,必须坚持中国道路——这条道路不仅让中国摆脱贫困、走向富强,更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和平、稳定、均衡的国际秩序贡献力量。
未来,必须汇聚民族力量——就像抗战时期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今天的民族复兴同样需要团结奋斗,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凝聚全球共识,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为世界和平与繁荣注入稳定力量。
未来,更要胸怀天下——历经战火的中国深知和平的珍贵与正义的价值,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从未主动挑起战争,也从未侵占他国领土。中国倡导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合作促进安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并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的“稳定器”角色。中国的发展不仅为自身人民谋幸福,更与世界紧密相连,努力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不仅是对过去的敬重,更是面向世界的宣示。
8月26日,人们在北京建国门参观“珍爱和平”花坛。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中国为何
在胜利日举办盛大阅兵?
因为只有铭记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
才能让全人类理解
和平的珍贵;
因为只有缅怀
先烈的信念与牺牲,
才能激励当代人民肩负起
维护正义与团结的责任;
因为只有警惕
霸权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
才能在动荡世界中守护
多边合作与公平正义;
因为只有
以世界眼光开创未来,
才能让中国的发展
与全球和平、稳定与繁荣
紧密相连。
作者丨贾瑞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